聊聊 Nintendo Switch 2。

聊聊 Nintendo Switch 2。

快了,快了。

之前说好的,从几个不同的方面,聊聊我对任天堂下一代主机(下文统称Switch2,暂名)的看法和推测。

先叠个甲

首先强调,本文内容已经过滤掉了通过可靠渠道直接获取到的信息,不存在「舅言舅语」。文中内容主要以事实、未公开情报以及经验进行推导得来。

公布

这里说的「公布」算是比较广义的,指的是「任天堂亲自宣布下一代主机」。

不论宣布的是开发代号、正式产品名,还是直接公布外观,又或者仅仅只是公告「下一代将在XX时候推出」,反正哪个最先公布,这里说的就是这个时间点。

为什么说这么复杂呢,因为只有任天堂亲自说了「下一代」,第三方厂商才可以打配合。

虽然谁都知道会有Switch2,但从规矩上来说,只有任天堂方面正式公布,「Switch有下一代」这个事情才是被真正确认的。

在此之前,同样遵守这一规矩的那些第三方厂商,是不好说自家游戏登陆任天堂下一代主机的(尤其是日本大厂)。

这个时间点我个人认为应该不会晚,大概率是在本财年内,也就是2024年3月之前。更确切来说,我猜就是2024年3月。

我举个例子,《怪猎》新作、《暗喻幻想》这些游戏,是临近发售才宣布上 Switch 2比较好,还是在发售半年前就宣布上 Switch 2更好?我相信无论对于任天堂,还是对于想在 Switch 2玩到这些游戏的玩家来说,肯定是越早公布越好的,没必要对登陆的平台藏着掖着——或者说,是否藏着掖着,就取决于任天堂方面什么时候公布。

发布

这里的「发布」指的是任天堂比较正式地开个发布会,就像2017年1月那场一样,确认主机售价、未来一年阵容等等。

其实最开始,我也觉得可能会想 Nintendo Switch 那样,先给你丢一个宣传片超热气氛,让大家各种猜,然后在一点一点剥开。但如果你仔细看这支宣传片,主要展现的就是「Switch」这个全新的游戏形态。

但在2024年的明年,「Switch」的概念已经不再新奇,我认为 Switch 2 最大的升级点在于手柄功能和性能,这种程度的升级,是没法产生「Ha Ha Ha Ha (Yeah)」那种效果的。而且我认为第一个宣传片也根本不会,去把这些相对细节的功能升级给拍出来的。

所以我认为 Switch 2 的发布,会直接开一场大的、细的,从一开始亮相,就给你把方方面面介绍清楚。

这个时间我觉得不太好预计,应该距离发售不会太久,但也不会太近。如果10月发售的话,我比较倾向于6月或者7月开发布会。

我知道你们肯定会觉得这个时间距离发售太远了,我也觉得,3-4个月时间会让这场发布会的效果差很多。

但 Nintendo Switch 之所以1月发布会3月发售,是因为它的首发游戏《塞尔达传说 旷野之息》早在2016年就已经开始宣传,甚至16年E3还提供了大型试玩。

而目前来看,Switch 2的首发护航大作,可能真的要等发布会才正式亮相,而短短2个月是绝对不够这样一款大作宣传的。

除非…除非 Switch 2护航作不是《3D马力欧》新作,而是《密特罗德 究极4》这种跨世代游戏…或者《3D马力欧》跨世代,但我认为基本不可能。

所以…或许任天堂在「公布」的Switch 2的时候,就会同步公开《3D马力欧》,半年也比较符合这种级别游戏的宣传周期。

发售

这个其实就没啥可说的了,新世代主机的发售无外乎3月财年年底,和10月/11月商战这两个时间节点。

目前来看,基本上就是2024年10月发售的样子了。当然,不排除任天堂考虑到供货等问题,选择6月发布会、8月直接发售,以缓解10月和11月的供货压力,并且在护航游戏的选择上也可以更轻松一些。比如用MP4护航都可以,因为首发马上买的本来就是那批最核心的粉丝,而3D马力欧则留到10月/11月给更广阔的大众玩家做宣传。

任天堂确实是非常看重供货的,毕竟供货不足等于就是在亏钱。这几天有厂舅传闻,一个说7月量产,一个说5月量产,那其实就是对应的10月和8月两个高概率的发售节点。

销售策略

考虑到各方面硬件的升级,结合此前的传闻,我认为 Switch 2 在销售包装上会有两种版本(硬件后面再说)。

其一,是完整版套装,399美元;其二,是掌机版套装,349美元。

后者不仅仅是可以去掉硕大的底座,而且还能去掉HDMI线,甚至Joy-Con的握把,只包含平板、手柄、电源三样东西。这个套装一是面向于已经购买 OLED主机的玩家,给 OLED款附带底座升级固件后,可以直接进行4K输出;二是面向仅有掌机需求的玩家,要是未来有主机需求,您再单独配一个底座。

话说我看了一眼美任官网,OLED DOCK单卖居然要70刀,好黑…

掌机版不仅仅是能砍掉DOCK这些东西,砍掉后大幅缩减的包装盒体积,对于运输成本的降低也是显而易见的。我认为任天堂不会错过这么好的降低成本的事。

兼容性

这个问题对于许多人而言,应该是比售价更重要的。但目前我对完全兼容不抱有乐观态度。

首先,卡带在物理形态上,我认为是可以直接兼容的。就像NDS卡带可以直接插入3DS一样。数字版就更不用多纠结这个问题,反正都是下载。

但是,对于Switch游戏能否直接在Switch2运行,我持怀疑态度。这主要是因为有开发者说,Switch为了硬件利用率最大化,因此现有游戏在新硬件上无法直接运行,而是需要开发者重新编译主程序。

微观上来说,单个游戏想要适配Switch2应该是非常简单的事,把现在的代码改几个参数,甚至可能都不需要改,直接放到Switch2的环境里编译打包一次就搞定了。从玩家层面来看,就是需要下载一个更新补丁。

但是宏观上来看,Switch上已有的大几千款游戏,是绝无可能每一款全部这样干的。

我认为比较理想的情况应该是这样:Switch2首发阶段,直接不兼容,或是兼容少量(几十款)第一方和第三方的大型作品;发售三个月后,开始每周按批陆续推送兼容补丁。

就像 XBOXONE 兼容 Xbox360游戏那样,一批一批来,到最后就是主要游戏都兼容,还有些零零碎碎的游戏就随它去了。

与此同时,自 Switch 2 发售后的 Switch 游戏,默认统一支持两个平台。

另外,如果 Switch 2 的SOC直接是纯64位,不带32位模式,或许《马车8》这些游戏就直接不兼容了,因为Switch上大多从WiiU移植来的游戏,都是以32位模式在运行。

当然,还有一种可能,就是任天堂在 Switch 2里也塞了一块 Tegra X1+…不,不,绝无可能(

硬件

对于 Switch 2 的性能和特性,没什么想聊的。主要是算力、频率、制程、接口等等这些太复杂了,这其中有一项稍微有变化,最终呈现出的效果就会很大,没什么推测的实际意义。

至于支持 DLSS、降低成本所以回到LCD屏幕、按键采用SFC配色,这些我认为都很合理,而且大概率都是真实存在的。

以上

目前暂时就想到这么些想说的,之后还有就再补充。


© 2022. All rights reserved.
大家已经冲了